宜都市聂家河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乡镇,从以前一到山上手机就“失灵”到如今全镇范围内的“满格”信号,从以前全村大多数人都没有智能手机到如今“银发一族”也成为资深网民,宜都市聂家河镇一路走来与“数”同行,因“数”而变,向着乡村振兴的道路行稳致远。
以数赋治,小网络蕴藏大能量
在宜都市聂家河镇凤凰池村的村委会大厅内,一块硕大的电子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的画面实时变换着,凤凰池村公共区域的动态清晰可见。近年来凤凰池村逐步搭建起覆盖全村的数字化乡村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遍布全村各个巷道路口的75个高清摄像头全部接入村委会电视大屏,实现人、车进出村庄“来留踪、去留影”。
小小网络,大大能量。一个个“小探头”化身一双双雪亮的“眼睛”,帮助村“两委”时刻关注着凤凰池村小冲子水库的动态情况。水位在哪、水质如何,通过村委会大屏便可足不出户一目了然。在2022年旱情期间,数字平台变成村两委的得力“帮手”,让村干部们及时高效获取水库信息,统筹全村群众饮水问题,切实保障了饮水安全。
以数兴业,小信息彰显大作为
2022年初,村委会在村内主要的蔬菜基地大棚周边和内部安装了一个个监控头。农忙时节,这些大棚里的“小家伙们”就成为了村干部“远程的眼睛”,哪块田里需要除草,哪块大棚需要整修,暴雨过后蔬菜基地情况如何,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得真切。依托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凤凰池村的监控系统还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养殖基地。在凤凰池村今年新建的生猪养殖厂内,前前后后的监控探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让大山深处的土特产飞出“山窝窝”,村“两委”在驻村单位宜昌移动的支持下,推出了“凤凰农特”微信小程序,一系列独具风味的农副土特产品上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小程序累计卖出土蜂蜜9653瓶、葛根粉8654瓶、土鸡蛋4679个、土鸡873只。
以数助农,小直播放眼大世界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到有着好几万粉丝的“网红村”,聂家河镇王家坪村的变化深刻彰显了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无限力量。自村“两委”班子开播以来,视频最高浏览量达27.8万人次,视频点赞数最高达2176人次。小小的直播,一头连着村“两委”,一头连着村民群众。靠着前期积累的流量,王家坪村“两委”在直播间里开启了助农帮销,先后帮助38个农户销售农产品4.4万元,帮助村集体销售甜玉米5万元。
数字助农,小直播放眼大世界。经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自发到王家坪旅游并购买农产品人员达300余人,农户直接对游客销售农产品8000余元。不久前王家坪村开展“连心家宴”活动,到现场的游客近80余人,游客均为村“两委”“村情直播”吸引而来。
“数字乡村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未来聂家河镇将始终朝着数字赋能、智慧兴农的方向奋勇前行。”宜都市聂家河镇党委书记范辉说。与“数”同行,因“数”而兴,而今聂家河镇已深深融入到数字乡村的浪潮中,正以劈波斩浪之姿书写属于“数字聂家河”的崭新篇章。(宜昌市委网信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