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安全 返回

移动支付防骗 五个习惯要改

2023-02-28 10:39:00来源:解放日报
  最近,中国银联发布了《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从报告看,受访用户的移动支付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可是,受访用户仍旧存在1.2个不安全的移动支付习惯,只是比2021年的人均约2个不安全习惯有所下降。特别是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在使用手机时的个人防范意识相对较低。
 
  上海辟谣平台整理了相关调查结论和提醒,发布最新版的移动支付“防骗宝典”。目前风险较高的移动支付不良习惯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常见的三种坏习惯,包括:所有支付密码相同;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换新手机时不解除银行卡及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
 
  二是电信诈骗的发生率和风险仍旧较高。在中国银联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被访者表示遇到过电信诈骗,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群体财产遭受损失,平均损失金额为2759元。
 
  三是虚拟币诈骗陷阱不得不防,一旦跌入陷阱,损失较大,而且不受法律保护。
 
  四是情感爱心类诈骗较为普遍,谨慎对待不能见面的“熟人”“朋友”“领导”。
 
  五是部分公众不知道租借、买卖银行卡、电话卡是违法的,从而被诈骗分子利用。(任翀)
首页
当前位置:网络安全

移动支付防骗 五个习惯要改

2023-02-28来源:解放日报
  最近,中国银联发布了《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从报告看,受访用户的移动支付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可是,受访用户仍旧存在1.2个不安全的移动支付习惯,只是比2021年的人均约2个不安全习惯有所下降。特别是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在使用手机时的个人防范意识相对较低。
 
  上海辟谣平台整理了相关调查结论和提醒,发布最新版的移动支付“防骗宝典”。目前风险较高的移动支付不良习惯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常见的三种坏习惯,包括:所有支付密码相同;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换新手机时不解除银行卡及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
 
  二是电信诈骗的发生率和风险仍旧较高。在中国银联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被访者表示遇到过电信诈骗,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群体财产遭受损失,平均损失金额为2759元。
 
  三是虚拟币诈骗陷阱不得不防,一旦跌入陷阱,损失较大,而且不受法律保护。
 
  四是情感爱心类诈骗较为普遍,谨慎对待不能见面的“熟人”“朋友”“领导”。
 
  五是部分公众不知道租借、买卖银行卡、电话卡是违法的,从而被诈骗分子利用。(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