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推荐 返回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谢双林在《中国网信》杂志发表署名文章

2025-03-27 14:34:00来源:《中国网信》2025年第3期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奋力书写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把数实融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考察湖北,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领航掌舵,指出武汉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寄望湖北“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要求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湖北网信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2024年,湖北省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50%、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聚力实施基础设施强基行动,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到2027年,湖北建成全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将重点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建强高速互联的5G通信网。深入实施5G万站工程,湖北省5G基站总数达到20万个,17个市州全部建成“千兆城市”,畅通数实融合信息“大动脉”。二是建强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建好卫星公共数据、“北斗+5G”等服务平台,推动北斗基准站点从150个增加到500个。三是建强便捷高效的先进算力网。加快建设“1个省级调度平台+武汉襄阳宜昌3大算力集群+N个地市智算超算中心”的全域算力体系,创建国家“东数西算”一体化网络枢纽节点。四是建强畅连安全的数据交互网。加快打造中部数据交易中心,搭建数据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流通交易三大平台,建设一批区块链技术应用先导区,全面提升数据互联互通和交易安全水平。
 
  聚力实施技术创新引领行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推动光谷、珞珈、江夏等十大湖北实验室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在脑机接口、北斗导航、工业母机等领域抢先布局,抓紧申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持续加力培育更多“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在鄂央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二是强化集中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全省创新资源,聚力在“一短一长”上攻坚突破。“短”就是要聚力攻关补短板,深入推进“尖刀”攻关工程,系统梳理数字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快突破芯片、工业母机等领域“卡脖子”问题。“长”就是要塑造优势锻长板,在湖北省具有优势的光电子信息、遥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研究,前瞻布局6G网络、类脑芯片等前沿技术,掌握更多制胜未来的“杀手锏”。三是强化人才驱动。深化实施“楚天英才计划”,放眼全球引进拔尖人才,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湖北网信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等为突破口,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人才,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聚力构建开源新体系,抢占数字创新制高点
 
  开源发端于软件领域,作用于数字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协作、资源重组的新型生产方式。目前,湖北在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电路设计、遥感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一批优质开源项目,“深度”操作系统社区拥有我国规模最大且最活跃的开源操作系统开发者群体,“墨天轮”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一是更大力度推动开源。“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要在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等领域培育更多的“源”动力。二是更大力度搭建体系。“用”是开源体系的核心价值,要引导开源项目在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行业扩大应用场景,鼓励下游企业参与开源创新,推动适配兼容,形成集聚效应,为湖北省开源体系树标杆、扩规模、聚人气。三是更大力度赋能产业。产业发展是开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快开源项目、开源生态赋能产业发展,在操作系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数字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聚力建设国家网安基地,澎湃“中国网谷”网络安全创新发展潜能
 
  国家网安基地承载了网络强国战略使命,是“中国网谷”的核心名片。
 
  一是建成网络安全人才高地。锚定成为世界网络安全教育领域覆盖面最广、培养层次最全、人才密度最高区域目标,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办学规模和水平,加快推进武汉网络安全大学筹建。深入实施“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提升网安社会培训能力,壮大企业人才库。二是建成网络安全创新高地。依托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汇聚网安头部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科研力量,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输出网络空间安全新产品、新服务标准。三是建成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开展产业规划研究,构建“1+2+N”(即网络安全及信创1个主赛道,人工智能与大数据2个分赛道,拓展工业软件、游戏文娱、平台经济、新兴互联网等N个信息技术服务新业态)产业发展体系。设立完善网安产业基金,引进更多网安企业,加快形成覆盖“基础硬件-安全软件-服务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3年内培育“瞪羚企业”(即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
 
  聚力拓展应用新场景,释放数智市场空间
 
  应用场景有多丰富,市场空间就有多大。一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场景。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广智慧农场、智能农机、直播带货等新模式,重构“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全链条,实现坐在家里就能种田。二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新场景。深入实施“数化湖北”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城市,让城市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在社会治理各领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着力提升治理智能化,探索“整体智治”。三是着力打造为民便民惠民数字生活新场景。加快武汉、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推进出行、餐饮、住宿、物流、家政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等过程中打造的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以及配套开展的数字化工程项目。
 
  聚力唱响时代最强音,注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磅礴精神力量
 
  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大能力”(七大战略即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七大能力即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为主要内容,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舆论环境,推动各领域、各层级工作都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
 
  一是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讲好湖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实践的故事,依托“湖北发布”“极目新闻”“九派新闻”等新媒体矩阵,创新策划、创新技术、创新内容,以全渠道、多平台的立体化传播让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声音“破壁出圈”“刷屏霸榜”。二是创新思想共识凝聚路径。采用主题网络活动牵引,利用“数字湖北大家谈”等网络互动活动广泛征集民众建言。加强“东湖评论”“极目锐评”等网评阵地,支持网络名人创作高质量网评文章,谋“话”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三是建立长效传播机制。构建数字经济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实时捕捉热点。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传播联盟,吸纳企业共建内容池。探索建立传播力指数模型,从阅读量、互动率等维度量化评估宣传成效,优化指导策略。
 
  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网信办重点改革任务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刻把握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探索、“组合拳”攻坚,持续推动湖北数字经济聚势突破、跨越赶超,奋力书写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答卷”。
首页
当前位置:新闻推荐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谢双林在《中国网信》杂志发表署名文章

2025-03-27来源:《中国网信》2025年第3期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奋力书写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把数实融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考察湖北,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领航掌舵,指出武汉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寄望湖北“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要求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湖北网信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2024年,湖北省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50%、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聚力实施基础设施强基行动,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到2027年,湖北建成全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将重点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建强高速互联的5G通信网。深入实施5G万站工程,湖北省5G基站总数达到20万个,17个市州全部建成“千兆城市”,畅通数实融合信息“大动脉”。二是建强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建好卫星公共数据、“北斗+5G”等服务平台,推动北斗基准站点从150个增加到500个。三是建强便捷高效的先进算力网。加快建设“1个省级调度平台+武汉襄阳宜昌3大算力集群+N个地市智算超算中心”的全域算力体系,创建国家“东数西算”一体化网络枢纽节点。四是建强畅连安全的数据交互网。加快打造中部数据交易中心,搭建数据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流通交易三大平台,建设一批区块链技术应用先导区,全面提升数据互联互通和交易安全水平。
 
  聚力实施技术创新引领行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推动光谷、珞珈、江夏等十大湖北实验室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在脑机接口、北斗导航、工业母机等领域抢先布局,抓紧申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持续加力培育更多“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在鄂央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二是强化集中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全省创新资源,聚力在“一短一长”上攻坚突破。“短”就是要聚力攻关补短板,深入推进“尖刀”攻关工程,系统梳理数字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快突破芯片、工业母机等领域“卡脖子”问题。“长”就是要塑造优势锻长板,在湖北省具有优势的光电子信息、遥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研究,前瞻布局6G网络、类脑芯片等前沿技术,掌握更多制胜未来的“杀手锏”。三是强化人才驱动。深化实施“楚天英才计划”,放眼全球引进拔尖人才,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湖北网信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等为突破口,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人才,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聚力构建开源新体系,抢占数字创新制高点
 
  开源发端于软件领域,作用于数字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协作、资源重组的新型生产方式。目前,湖北在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电路设计、遥感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一批优质开源项目,“深度”操作系统社区拥有我国规模最大且最活跃的开源操作系统开发者群体,“墨天轮”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一是更大力度推动开源。“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要在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等领域培育更多的“源”动力。二是更大力度搭建体系。“用”是开源体系的核心价值,要引导开源项目在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行业扩大应用场景,鼓励下游企业参与开源创新,推动适配兼容,形成集聚效应,为湖北省开源体系树标杆、扩规模、聚人气。三是更大力度赋能产业。产业发展是开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快开源项目、开源生态赋能产业发展,在操作系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数字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聚力建设国家网安基地,澎湃“中国网谷”网络安全创新发展潜能
 
  国家网安基地承载了网络强国战略使命,是“中国网谷”的核心名片。
 
  一是建成网络安全人才高地。锚定成为世界网络安全教育领域覆盖面最广、培养层次最全、人才密度最高区域目标,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办学规模和水平,加快推进武汉网络安全大学筹建。深入实施“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提升网安社会培训能力,壮大企业人才库。二是建成网络安全创新高地。依托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汇聚网安头部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安学院科研力量,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输出网络空间安全新产品、新服务标准。三是建成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开展产业规划研究,构建“1+2+N”(即网络安全及信创1个主赛道,人工智能与大数据2个分赛道,拓展工业软件、游戏文娱、平台经济、新兴互联网等N个信息技术服务新业态)产业发展体系。设立完善网安产业基金,引进更多网安企业,加快形成覆盖“基础硬件-安全软件-服务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3年内培育“瞪羚企业”(即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
 
  聚力拓展应用新场景,释放数智市场空间
 
  应用场景有多丰富,市场空间就有多大。一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场景。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广智慧农场、智能农机、直播带货等新模式,重构“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全链条,实现坐在家里就能种田。二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新场景。深入实施“数化湖北”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城市,让城市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在社会治理各领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着力提升治理智能化,探索“整体智治”。三是着力打造为民便民惠民数字生活新场景。加快武汉、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推进出行、餐饮、住宿、物流、家政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等过程中打造的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以及配套开展的数字化工程项目。
 
  聚力唱响时代最强音,注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磅礴精神力量
 
  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大能力”(七大战略即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七大能力即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为主要内容,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舆论环境,推动各领域、各层级工作都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
 
  一是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讲好湖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实践的故事,依托“湖北发布”“极目新闻”“九派新闻”等新媒体矩阵,创新策划、创新技术、创新内容,以全渠道、多平台的立体化传播让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声音“破壁出圈”“刷屏霸榜”。二是创新思想共识凝聚路径。采用主题网络活动牵引,利用“数字湖北大家谈”等网络互动活动广泛征集民众建言。加强“东湖评论”“极目锐评”等网评阵地,支持网络名人创作高质量网评文章,谋“话”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三是建立长效传播机制。构建数字经济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实时捕捉热点。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传播联盟,吸纳企业共建内容池。探索建立传播力指数模型,从阅读量、互动率等维度量化评估宣传成效,优化指导策略。
 
  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网信办重点改革任务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刻把握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探索、“组合拳”攻坚,持续推动湖北数字经济聚势突破、跨越赶超,奋力书写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答卷”。